2020年12月18日|星期五
NEWS
心血管健康大会
心脏康复管理论坛
2020年12月18日,2020中国心血管健康大会、第十届中国胸痛中心大会及2020中国非公医疗机构心血管病学年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国家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毛群安司长、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焦雅辉监察专员、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党委书记李长宁主任、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葛均波院士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同日,中国医院协会心脏康复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成功举办。会议选举出中国医院协会心脏康复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常务委员和委员。
中国医院协会心脏康复管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和心康复中心省级联盟全国推进工作的启动,标志着中国心脏康复事业在体系建设、行业规范、学科发展等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
- 2018年3月成立中国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委员会,出台大数据、互联网+、健康中国等重大战略决策。
- 2016年6月国办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
- 2018年4月国办印发《关于“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
这一系列政策体现了国家对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也为心脏康复中心信息化的建设带来新的机遇。
近年来人民群众的医疗健康需求持续上升,但优质医疗资源面临资源紧缺现状,职业医师280万人,远无法应对2000万日均门诊量。供需缺口持续加剧,催生医疗智能化,推进医疗信息化进程。
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提升医疗服务效率,扩大医疗服务供给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在信息化建设上,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一直走在前沿。会上心脏康复中心负责人刘伟静教授就“心脏康复中心建设标准化对信息化的影响”作了重要讲话。
作为心脏康复中心的认证专家,刘伟静教授曾到访多家医院的心脏康复中心进行指导工作。
在执行核查工作的过程中,她发现大多数初期建设单位对认证的认知就只是把它当成一个阶段性目标,大家拿到了建设单位授牌,下一步自然就要去认证了,去拿到认证单位授牌。
“认证的本质不是为了完成一个阶段性目标,获得一个授牌,而是在解读认证规范的过程中,对本心脏康复中心体系,制度,流程的一次构建。”刘伟静教授在分享过程中这样讲到。
一个心脏康复中心的建设,不仅需要的是医学上的学术联合,更需要管理学的参与。
要维持一个中心的运转,规章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制度的确立到落地执行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 01.先确立标准制度
- 02.再用制度构建心康中心的体系与流程
- 03.按照流程执行康复工作与团队管理
当一个康复中心确立了管理制度之后,就会清楚团队组织的架构是怎样的,在一个完整的康复流程中每个人对应的角色又是什么,要什么时候维护设备,又是怎样去管理患者的,以及如何保障流程中的安全性问题。
最后,有了标准化流程,每个人才能按照流程中对应的角色去更好的执行自己的康复工作,而康复中心的负责人也能依据标准,对中心每个成员的工作进行管理。
关于信息化建设,刘伟静教授罗列了目前心脏康复中心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个问题,如:康复流程执行不完整,团队成员无法分工明确,很多数据还是要手动录入以及数据缺失和不完善等等。她就管理上的差异影响标准流程的执行、流程上执行不完整影响设备使用率、设备使用率不高影响数据的延续性三个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数据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心康系统数据中心的数据,主要由流程执行数据,设备集成数据,分析统计数据三部分构成。显而易见,当中心流程不够完善,设备使用率不高,就会影响数据的完整性与延续性。
制度规范能指导组织管理的完善,管理完善后流程才能完整有序的执行,从而提升设备的使用率,使得康复中心的档案逐渐完整。而心康系统会将这些相对完整的数据集成,再通过一些算法模型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最终形成康复中心自己的心康大数据。
信息化的前提是先标准化,只有标准的流程才能得到大量真实有效的数据样本,这也是大数据的核心要素。
刘伟静教授指出在这个过程中,心脏康复中心每一个角色都不可或缺,每一个人都是心康大数据的缔造者。
刘伟静教授的分享为一诺心康在心康中心一体化平台的搭建和为初期建设中心医院提供认证服务中提供了很大的指导意义。
标准化的制度会使得中心在数据填报上趋于规范,规范的数据填报才能真正体现康复中心的医疗质量与医疗水平,管理质量与管理水平,从而达到质控的目的。
反之,当中心没有落实好制度规范,流程缺失,数据不完善,那么即使引进了心康系统,却依然无法评价工作量、工作效率,不知道数据该如何管理,如何运用以及如何带来效益,那么这个中心的信息化建设就是失败的。
我们在为初期建设单位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致力于发挥上海十院,厦心等示范单位的影响力,带动区域中心医院的心脏康复中心的建设和认证工作。在协助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学习示范单位的优秀建设经验,逐步引导初期建设单位完善自己的制度规范,根据制度规范配置个性化功能模块,建设成为符合联盟标准的心脏康复中心。
最终推动我国心脏康复中心的建设与认证工作,使得更大范围的老百姓获益,推动我国心血管疾病从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的一体化管理,最终实现心血管疾病的全程管理。